上個週末因為早上要幫一位朋友代中文學校的課  


下午要到另一所中文學校參加新春慶祝活動


基於之前到這兩所學校搭車轉車總要花掉大把時間 遇到車子晚分又要心急如焚怕遲到


再加上這個月沒有買DB的月票    於是決定這次就給它"大膽地"開車去吧


其實在台灣開了這麼多年的車    雖不敢說什麼陣仗沒見過


但城市鄉村 上山下海  開車不僅絕不是問題  還常常覺得愈是陌生的地方 樂趣就愈多   


反正只要地圖帶著    有路標又不怕問人   什麼地方到不了 ?


可是現在在這裡    開車上一條沒走過的高速公路    到一個未曾去過的城市 


有時還真像一場充滿未知和刺激的冒險哩        


 


話說在拿到德國駕照好幾個月之後   


我對於自己是否已經能在這裡無障礙地暢快開車這件事     老實說  


心裡還是有些疑慮


當然絕大部份德國人開車的守法程度是會令人感動的   


除了在高速公路上有些人車速較快 ( 比速限再快十公里的開車習慣真是人的通性啊)


不僅像闖紅燈和逆向行駛這種自殺兼殺人的瘋狂舉動幾乎沒見過  


連違規停車、超車、隨意插隊進入左右轉車道等這些讓人既上火又礙眼的蠢事也是少之又少  


此外      最令我羨慕和佩服的是德國人在道路規劃及號誌系統安排上的合理性及精密性


不管你在任何路口是要直行左轉或右轉   不管你是停在車道上的任何位置


幾乎都可以清清楚楚地跟著專用車道看著專門號誌來行駛


(以前開車上班時最痛恨的就是路口左轉各憑本事爭先恐後的險象)


但是以上並不表示這裡是一個開車天堂   任何人都可以立刻很有自信地享受在這裡追風的快意


只能說我的疑慮和障礙不是來自硬體和實質環境     而是心理作用  


 


一直到現在才能真正體會    開車真的是一種習慣成自然的行為


要熟悉駕駛的車輛   熟悉行車的規則   熟悉道路和號誌的規劃邏輯  


熟悉其他用路人的駕駛行為和反應模式   可能還要熟悉特殊的天氣狀況……  


才能充滿自信和安全感地上路


而我因為平常幾乎只在週末才會開車     而且最常開的就是到公婆家的路    


雖然剛開始也經過一段時間才適應了德國的高速公路


但這一路的路況和路線其實並不特別複雜     也沒有經過流量很大或道路紛雜的市區


更何況有教練兼導航坐鎮在旁


我只要聽從提示     一切就O.k. 


不過事情如果都這麼簡單就好啦    有了幾次自己上高速公路和開進市區的經驗後


我才深深的感嘆   


在異國開車 - 要不被人叭、不迷路、不嚇出一點冷汗(還有最重要的應該是不要收到罰單) –


好像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哪


 


例如    德國公路的速限標準會因地制宜一直有變化 而你最好不要忽視它 


像回公婆家的高速公路速限一路可以在12010080km間變來變去 


然後最後有一段先是130然後完全沒速限 


大家都知道在高速公路長途開車常常很容易進入一種界於恍神和禪定的精神狀態


不過這在德國(至少我們這一帶)是不可能的啦 


因為地形多起伏   彎道已經多到足以讓人不得不保持清醒


再加上開車時通常要全神貫注   隨時留意現在速線是多少 很累捏~


所以開車時經常不小心就忽視了時速的老婆和羅優之間最常出現的對話是


: 「現在速限到底是多少?」 羅優:「#$%&*#@!!!


 


由此可以想像自己一個人在陌生公路上開車時的精神忙碌狀況吧


要注意路況 這包括號誌變化   正確的車道   安全的距離   行人的動態


(行人在這裡最大   沒有禮讓行人的後果很嚴重)  


還要注意時速 在市區超速罪加一等 (從今年21號開始市區超速依情節罰80~760)


要注意找路 在市區錯過一個路口後  可能會因為不能隨意停車、調頭、左轉


或右轉右轉再右轉之後就…..迷路了而再回頭已百年身


在有些超級糾結巨大的高速公路系統交流道更要好好地認清那一條車道才是自己的方向


其實交通規則雖然有嚴有鬆     每個國家也有它的特殊性 


但在大原則上當然是同多於異     只要知道然後遵守就好了


倒是前面提過的對用路人駕駛行為和反應模式的熟悉度     有時候才真的是在異地開車最大的挑戰


(相信對許多在台灣的外國人來說   這個挑戰一定是更艱鉅的啦)


 


舉個例子   到現在我還是沒能習慣這種情形 


就是在沒有號誌的十字路口或高速公路上有匝道匯入的地方    看到一部疾駛的車輛由右側直來   


這時候雖然明明知道自己是在有優先行駛權的車道上  


也知道另一部車一定會停下來或自己找時間點匯入車道


可是可是   我的心臟常常還是會一陣緊縮   要撞上來了~” 的恐懼感在短短的幾秒中支配了大腦


讓我反射性地減慢速度踩煞車


因為在台灣情況通常不是這樣的啊 


我們不都是在遇到主要幹線的路口(或匯入高速公路)前先慢下來   等沒車時再快速通過或匯入嗎?


我的問題在於還是習慣以台灣的駕駛模式來思考和反應    所以不信任他人的駕駛行為  


因為根據過去開車的經驗判斷   如果來車不慢下來就表示這人要硬闖啦 


我若不慢下來   那豈不要撞成一團?


但羅優疑惑地說了:「可是他們當然一定會讓你先行啊!這是法律」


當然  在一條公路的交叉路口 ”STOP” 標誌前 


德國人是一定要做足「停」這個動作的  所謂的停是四個輪子真的都在靜止的狀態


在路口如果只是慢下來   一面行駛一面左看右看確定沒車後繼續前進的這個動作是違法的


所以德國人在通過路口時是完全依號誌行駛的


紅燈停   綠燈行   交通流量較小沒有號誌的路口就看誰有先行權


在主要道路上者   繼續依時速開你的車   在次要道路上者   則一定要「停」


只不過他們的這個「停」  通常是非常的快狠準  


快速地開到停止線前  手腳俐落地做完全停止的動作、左看、右看  然後快速地通過


即使你早在路口好幾公尺前就確定不會有交會的車輛   只要沒有先行權   你還是非得一定要「停」 


德國人相信法律 也(願意)相信別人都會遵循法律


所以在有優先行權的道路或車道上的人   為什麼要擔心向你疾駛而來的車子不會停?


好吧   我還需要時間去熟悉和培養對其他駕駛者的信任感


    如果只要跟著規則    不用去擔心和防範"人"的不可確定性    


那當然是太好啦


 


言歸正傳   我的週末小冒險因為事先充足的路線研究及地圖判讀進行的極為順利


沙盤推演中可能下錯交流道、錯過路口、迷路等不幸事件 - 幸運地- 通通沒發生


加上因為週末早晨的車流量較少    


傳說中Duesseldorf外圍惡名昭彰的塞車並沒有出現


所以   我比預定時間早到了半小時 (然後在溫暖的車子裡等到差點打起盹來……)



這天的行車任務真可謂完美


呃.....如果沒有出發時那件讓我「心驚」了好幾下的插曲



事情是這樣的   這天清晨的車窗完全結了霜


待我手忙腳亂地除完擋風玻璃上的霜後   坐進駕駛座赫然發現為什麼我還是看不見?


原來連車內這面的玻璃也結霜啦~ 


這時在窗口觀察老婆為啥遲遲還沒開走的(還穿著居家服的) 羅優當然只能出面了


兩個人又七手八腳地忙了一陣後   我終於可以再一次地說拜拜出發


可是   沒想到….   沒開幾十公尺   車窗上就又快速地結上了一層霜


我在幾乎看不到前路的情況下只能心驚膽戰的在路邊暫停   試著用噴劑和雨刷把霜除掉


這樣重覆三次(也嚇了三次)   噴劑用完了 


霜還是繼續結著  我還是看不見前面的路


怎麼辦?    怎麼會這樣~~ 


還好還好這時還沒嚇成笨蛋


大腦在驚慌了幾十秒後終於恢復了一點作用    想起把暖氣增強   氣口調整成車窗模式


才終於重見光明    驚魂未定地重新上路


到學校之後打了電話向羅優報告順利抵達的訊息    順便抱怨這件事


他說了: 「現在你知道我每天早上開車上班有多辛苦了厚~ 可是你應該知道這情形啊?!


     只能說坐在駕駛座旁和方向盤後還是差很多  


遇過雷電交加   滂沱大雨   遇過道路積水   高山濃霧….. 


但行進中的車子窗戶結了冰?


看來在這裡我還真的是新手上路     有不少東西要學要經驗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hl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