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買了很久了,但就像很多其他的書一樣,看了幾章之後,因為一些生活上的雜務,因為其他更吸引人的書,或單純只是因為懶再加健忘,就暫時擱下了- 這種心裡想著"有空再看"的書,為數真是不知凡幾哪(一絲罪惡感在空氣中~)
特別是像Der Zauberberg(The Magic Mountain,魔山)這樣的書,說實在的,一開始並不容易讀,故事情節也並不特別吸引人。一個初出社會的年輕人,在開始其造船工程師的生涯前,到一個肺病療養院去探訪表親順便渡假,這樣的故事應該頗平凡簡單吧!但時間背景是一次大戰前的歐洲,主要人物為布爾喬亞風雅人士,地點為瑞士Davos像大飯店一樣的高級療養院,所有這些在Thomas Mann冷靜的筆調及細緻的敘事、獨特的隱喻文字及夢境與潛意識交錯的情節發展下,"魔山"成了一本鉅著(1912~1924 Mann完成此書,1929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之所以會又想到這本書,是因為昨天看了"魔山"電視影集版的前兩部( 共三部,1979由 Hans W.Geißendörfer所導)。的確,一群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人生背景、意識型態及政治論點的人,因疾病(主要是肺結核)而聚集在高山空氣清冷、環境孤立的療養院中,山下是大戰爆發前風起雲湧的浮世,而這裡是海拔1800公尺、死亡及逸樂氣息交融的Zauberberg。有人痛苦萬分,一心想死或即早離開而不得;有人卻病態地眷戀這樣的生活,拒絕回到真實的世界。
一直到十九世紀後期病源及傳染途徑才被逐漸釐清的肺結核病,雖然1908年可以預防結核菌感染的卡介苗(Albert Galmette and Camille Guerin)已經發明,之後也有多種抗生素問世,但因相信"運動與高地的新鮮空氣可以治癒肺結核"的主張而存在的療養院,在歐洲卻一直存續到上個世紀中。
說實在的,看著片中療養院裡的病患,每天穿著華服、享受著盛宴,女侍管家隨時伺候,酒照喝、煙照抽,若不是此起彼落的咳嗽聲,隨呼隨到的護士和醫生,真還以為這是渡假區裡的五星級飯店。也難怪有人不想離開,書中的主人翁Hans Castorp原來三個星期的拜訪,離開時卻已經是七年後了,"魔山"裡果真無歲月!
其實書中最精彩的部份應該是對當時歐洲社會各種思潮的陳述,人道主義者、無政府主張者及極端主義者的辯論,還有對於生命及疾病意義的認知。嗯,雖然有些艱澀及沉重,但應該值得再把"魔山"找出來拜讀一下吧!
留言列表